中文
|
英文
|
解釋
|
|
|
|
水草缸 |
Plant tank |
指以水草為主體的水族缸,它可能是純粹的水草缸,完全種植各種水草不養魚,或是兼養一些魚作賓體的「水草兼養魚缸」,大多數的情況屬於這種缸子。 |
|
水草組織培養 |
Plant tissue culture |
利用水草植物體的一部分,如細胞、組織、器官等於人工合成培養基進行之無菌培養,為水草特殊繁殖技術的一種。
|
|
種植 |
Planting |
將新的水草植株,依自己佈缸的需求栽種在特定地點的作業。 |
|
種植距離 |
Planting distance |
指栽植的水草行間和株間的距離。每一種水草有其適當的行株距長短,常受品種大小及栽培目的之影響。
|
|
水草魚 |
Planting fish |
又稱水草的「同居魚」,指適合放養在水草缸的魚,它必須受到相當的條件限制,例如體型不宜過大,不能傷害水草,或對除藻有貢獻等等。 |
|
栽植法 |
planting method |
指水草栽植方法。通常在底沙鋪設好之後,先放入1/3 ~ 1/4的水,放水時不宜太快,以免沖壞底床。可用小碟子盛水,使水慢慢溢出,較不易沖壞底床。接著將高度較矮的草,依照設計圖植入定位,再將水慢慢添加,同時並依草的高度由矮至高,慢慢植入,如此草景便完成了。
|
|
質膜 |
Plasma membrane |
為將細胞與環境分隔的膜,內部能進行各種生理作用而不受外界之影響,但許多物質仍可以擴散通過細胞膜,有些則由膜的內部通道通過,它同時也是一種接受外界可改變細胞行為信息的感受器。 |
|
中毒 |
Poisoning |
指水族缸中的養殖生物,因受到有毒物質的作用,所引起之毒害反應。
|
|
花粉 |
Pollen |
花器結構之一,是由小孢子發育而成的雄配子體,產於花藥中。 |
|
污染物 |
Pollutant |
指對水族缸造成不利影響的污染物質,如氨及亞硝酸鹽。
|
|
污染 |
Pollution |
指水族缸受到外來或自產污染物質的影響,使其水質不再適合用來作為養殖之用。 |
|
污染防治 |
Pollution control |
指採取適當的防治方法,藉以改善水族缸的污染問題,使其水質能再恢復到原來可使用的過程。
|
|
污染源 |
Pollution source |
指水族缸的污染物來源,主要來源是養魚過程中,排泄物直接排入水體中形成的。 |
|
污染源控制 |
Pollution source control |
直接從污染物的源頭做控制。使用適當的肥料及飼料,並避免不潔的外來物,都能達到有效控制污染源的效果。
|
|
雜性花 |
Polygamous |
同一水草上同時生長出單性花與兩性花。 |
|
蓼科 |
Polygonaceae |
為草本、灌木或爬籐植物,少數為喬木,莖有節;葉為單一互生,少數為對生,葉柄基部常膨大呈膜質鞘或在節的部分托葉形成包鞘;花序為單生或叢生穗狀花序,少數為圓錐花序;果實為三角形或菱形堅果。此科之常見水草有一點紅等。
|
|
水龍骨科 |
Polypodiaceae |
為著生或岩生之地生蕨類;葉為單一指狀,或羽狀複葉;孢子囊堆呈圓形、線形或全面分佈,欠缺蓋膜。此科之常見水草有鐵皇冠、鹿角鐵皇冠等。 |
|
多醣 |
Polysaccharide |
一種由數十個或數百個以上的單醣脫水結合成的醣類,可分為澱粉、纖維素、肝糖等三類。
|
|
雨久花科 |
Pontederiaceae |
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環境為淡水,根長在泥中或漂浮,有些種類有地下莖;葉為蓮座狀排列或互生,有水下、漂浮或水上三種生長方式,葉脈為平行脈,葉柄基部並形成鞘;花序為總狀花序,由最上部之葉鞘形成;果實為蒴果。此科之常見水草有艾克草、長艾克草等。 |
|
族群 |
Population |
在某一特定時間內居住在同一地區的同種個體的組合。
|
|
第一頁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最末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