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英文
|
解釋
|
|
|
|
自營性 |
Autotrophy |
生物可利用二氧化碳、礦物養分等無機物,藉由光能或其他形式的化學能,合成其本身需要的醣類及其他有機物之現象,例如水草和硝化細菌屬於自營性生物。 |
|
向自性的 |
Autotropic |
形容同時具有自營性及異營性生活特性的兼性生物,在兩種不同的維生系統中比較偏向自營性的趨向。例如,硝酸菌可稱得上是兼性細菌,但是表現在向自性的性質上較為強烈。
|
|
自生毒素 |
Autoxin |
指水族缸中自產的毒物,主要是氨及亞硝酸鹽。 |
|
輔助裝置 |
Auxiliary |
雖然並非主要裝置,但是若缺乏它的輔助,依燃無法正常運作的配備。
|
|
生長素 |
Auxin |
植物荷爾蒙的一類,具有控制細胞增大及增殖,以及能促進扦插發根和抑制側芽發育等作用。在不同濃度下,其能產生的作用也不同。一般來說,莖的生長需求濃度高於芽及葉,芽及葉的生長需求濃度高於根。且對於葉的生長有促進作用的濃度下,常會對根、莖產生抑制作用;對於根的生長有促進作用的濃度下,常會對莖、葉產生抑制作用;對於莖的生長有促進作用的濃度下,常會對根、葉產生抑制作用。 |
|
有效性 |
Availability |
又稱可利用度,為能夠發揮預期作用效果或使用目的之程度。常用於水草肥料肥效之描述,指肥料被水草吸收和利用的程度。
|
|
有效成分 |
Available component |
能真正被水草所利用的成分,因為有些成分雖然存在於肥料中,但不一定能被水草所吸收利用。例如,水草通常只能利用螯合鐵肥中的鐵離子而已,人工螯合劑則無法被利用,因此只有鐵離子才是有效成分。 |
|
有效肥料 |
Available fertilizer |
能真正被水草所利用的肥料,它除了必須是水草的必要養分外,同是還必須具有能溶解於水中的性質,才能稱得上是有效肥料。例如鐵的氧化物不能當鐵肥使用,因為它並不溶於水中。
|
|
有效氮 |
Available nitrogen |
能真正被水草所利用的氮素,稱為有效氮,例如大氣中充滿氮氣,溶入水中無法被水草所利用,所以是無效氮,但是銨鹽及硝酸鹽中的氮,則為水草可利用的氮肥。 |
|
有效態養分 |
Available nutrient |
指肥料加入水中後,容易被水草吸收利用的養分,即有效態養分必須呈現溶解的狀態。
|
|
有效餘氯 |
Available residual chlorine |
指水經加氯或氯化合物作消毒處理後,仍存在之有效剩餘氯量,包括自由有效餘氯及結合有效餘氯。 |
|
止逆閥 |
Avert contrary valve |
一種應用於二氧化碳供應系統,以防水流回進入二氧化碳鋼瓶的裝置。二氧化碳鋼瓶的出口須連接止逆閥,否則在二氧化碳停止供應時,缸水會有回流的現象。
|
 |
|
維生素缺乏症 |
Avitaminose |
指魚類因缺乏維生素所造成之症狀。其症狀均會造成食慾、生長的低落,魚體衰弱,也間接的助長了病菌侵襲的危機,且各症狀間常非常相似,因此想要直接從病魚的外觀要加以診斷並不容易。 |
|
腋芽 |
Axillary bud |
生於葉腋的芽,可發育成側枝。
|
|
固氮作用 |
Azofication |
能將大氣中的氮氣吸收,藉以轉換成細胞體內之有機氮(如蛋白質)的作用。 |
|
固氮細菌 |
Azotobacteria |
能進行固氮作用的細菌,例如共生菌、藍綠藻(菌)等。
|
|
矽藻 |
Bacillariophyta |
矽藻為單細胞,體甚小,單獨或成群體。群體的形狀有許多種,常連接成絲狀或扇形,亦有包於瓊膠質中者。矽藻細胞內含有核、液泡和板狀、盤狀及顆粒狀色素體。色素體中含有黃色的矽藻素,體中尚有澱粉核,但其光合成產物為油脂而不形成澱粉。矽藻類的細胞壁含有多量的矽質,其殼瓣有為圓形者,以分布在海中居多,外形上呈橢圓或長方形者,則多產之於淡水內。更詳細的介紹請見水族缸常見藻類簡介(矽藻篇) |
 |
|
桿菌 |
Bacillus |
菌端多圓鈍,菌體呈桿狀,或微彎。桿菌的大小依種類不同而有異,例如大腸桿菌長2-3μm,流行性感冒桿菌長0.7-1.5μm。排列方式有三種:單獨、成雙、成鏈。
|
 |
|
回交 |
Backcross |
使雜種第一代水草,再回頭與親本之一雜交的過程。 |
|
後景草 |
Background plant |
多為高度較高,較為長壽的草種,主要用於襯托中景草及前景草,並製造層次感。此類常見草種如:海帶草、金魚草等。
|
|
第一頁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最末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