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英文
|
解釋
|
|
|
|
化學自淨 |
Chemical self-purification |
環境受到污染後,在各種化學反應的作用下(氧化、還原、分解、凝聚等),使環境污染物的濃度和毒性降低或消失,達到自然淨化的過程。如水中污染物,如銅、鉛、汞等重金屬離子,可與硫離子化合生成難溶於水的硫化物沉澱,從而使水體得到淨化。 |
|
化學結構 |
Chemical structure |
構成物質的分子結構,例如氨的分子結構是由一個氮原子(N)與三個氫原子(H)所組成,記為「NH3」。
|
|
化學處理 |
Chemical treatment |
使用化學方法來處理水族缸所發生之問題。 |
|
化學性渾濁 |
Chemical turbidity |
常發生於添加鐵肥或微量元素後,尤以偏鹼水質更易發生。缸內發生的原因主要係因金屬離子與水中陰離子(特別為氫氧根離子OH-)發生化合反應,形成難溶於水之化合物,而形成許多懸浮微粒。又因此懸浮微粒極小,加上彼此間電荷之作用影響,極不易沉澱,最後便形成如牛奶般之「膠態溶液」,造成渾濁。其解決辦法可使用水質澄清液,使之形成大顆粒而沉澱。
|
|
化學 |
Chemistry |
一門研究物質性質、組成,及變化或反應的自然科學。 |
|
化學合成 |
Chemosynthesis |
使用化學方法,將簡單的反應物合成較複雜的生成物,此種反應過程稱為化學合成。
|
|
化學能自營細菌 |
Chemosynthetic bacteria |
為自營性細菌的一種,指先從無機物的氧化作用中獲得化學能,然後再利用這些化學能,把無機資源轉換成本身所需的有機資源知細菌。例如硝化細菌就屬於這種細菌。 |
|
趨化性 |
Chemotaxis |
指某些「化學能自營細菌」有趨向於找尋某種化學物質資源的特性,它們雖然沒有眼睛,但具有感受器,能偵測化學物質的存在。例如硝化細菌因具有對氨具有趨化性,故能偵測水中氨濃度,並往氨濃度較高的區域聚集生長。
|
|
化學療法 |
Chemotherapeutics |
以化學方法處理,治療藻害、螺害或病害的操作過程。 |
|
化學能自營的 |
Chemotrophic |
即不需要靠有機物維生的,或形容具有利用無機化學能,就能獨立生存的特性。
|
|
向化性 |
Chemotropism |
植物體或其部分對某種化學物質反應的向性,如水草的根往有埋設根肥的地方生長。 |
|
中式造景 |
China-style aquatic scene |
造景風格是以水草模擬自然風景。有時會配合陶瓷人偶、瓦片等人造配件共同營造出具有濃厚中國風味的景致,如:松下奕棋、江邊垂釣等。但有時過多的配件,會產生喧賓奪主的現象,使得水草缸欠缺自然的感覺。
|
|
黃萎 |
Chloranemia |
指水草葉片黃化型的壞疽病症。 |
|
氯化物 |
Chloride |
以鹽酸衍生而來的化合物,含有負一價氧化態的氯離子。一般而言,指含氯離子(Cl-)的化合物,屬無毒性物質。
|
|
氯 |
Chlorine |
水草的微量元素之一。氯係以氯離子(Cl-)形態被水草吸收。氯在光合作用時,對催化發生氧氣的反應有助益,同時可作為澱粉酶的致活劑,以及也為碳水化合物之輸導所必需。更詳細的說明請參閱【水草栽培】第八章:各種營養元素的功用 |
|
葉綠素 |
Chlorophyll |
綠色植物中的主要光合色素。葉綠素是參與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它存在植物細胞內的葉綠體中,葉綠素反射綠光並吸收紅光和藍光,使植物呈現綠色。葉綠素有若干形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是葉綠素a。它存在於植物、綠藻和藍綠菌中。
|
|
葉綠素a |
Chlorophyll a |
藍綠色,為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主要是吸收紅光與藍光,於乙醚溶劑中,葉綠素a的兩處吸收高峰的位置是430nm和660nm。能直接參與光合作用,一般水草中含量約75﹪ |
|
葉綠素b |
Chlorophyll b |
黃綠色,為光合作用的輔助色素,主要是吸收紅光與藍光,於乙醚溶劑中,葉綠素b的兩處吸收高峰的位置是435nm及643nm。不能直接參與光合作用,一般水草中含量約25﹪。
|
|
葉綠素缺乏 |
Chlorophyll defect |
因葉綠素不足所引起的症狀,其特徵為植株或其葉片有整體或局部的黃化現象,故又稱「黃化症」。 |
|
葉綠體 |
Chloroplast |
葉綠體是細胞質中的一種色素體,一般呈橢圓形,具雙層被膜與原生質分開,含葉綠素而成綠色,是真核細胞中進行光合作用的胞器。
|
|
第一頁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最末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