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
身份: 網站管理員
共發表
16主題 3712文章
|
發表於: 2014/5/5 下午 11:32:40
|
  |
|
|
迷你矮珍珠是一種比較不容易栽植的水草,一般來說這種水草通常需要強光與強CO2搭配運用,才較易有育成的機會(CO2補償點比一般水草高),否則產生葉片發黃、發黑的症狀往往較容易發生。如果只使用強光,但不施加CO2或只使用弱CO2,它育成的機會降會大幅降低,因為在此種栽培條件下,它將很容易發生光呼吸反應,導致其光合產物大量耗損,如此一來,縱使有明顯的光合作用,對植物體生長作用之促進,幫助亦不大。當然,若使用弱光栽培,育成的機將會更低。除了使用強光之外,光量也需足夠才行。在一定的光強度之下,光量與照明時間成正比,因此照明時間宜比其他水草的照明時間再長一些。
另外,它對水溫變化十分敏感。從許多成功的栽培經驗顯示,它應該屬於狹溫性植物,因為只要溫度稍高或低一些,它的生長作用即受到抑制,如果這狀態長期未予改善,植物體會進入休眠狀態,嚴重時,甚至於會逐漸枯竭而死。休眠是它對抗不良水溫的暫時生存機制,植物體保留根莖的活性,只要水溫適合,又會開始活化起來,然而它的葉片因生長停止,逐漸發黃、發黑,最後腐爛於水中。由於休眠是有期限的,因為休眠中的根莖仍然需要最低的能量的消費,一旦其組織中的儲存能量耗盡,它也將難免會走入死亡之途。在這種逆境中,以高水溫對它的傷害最大。大約水溫超過28℃,其生長即會感受到受到來自水溫抑制的壓力(呼吸速率加快)。不過,如果使用強光與強CO2栽培,這種壓力會緩和一些(增加光合產物濃度來抵消呼吸速率加快的消費)。
還有,它對水質的適應能力也比較差,以及它適應新環境時間也比較長。在尚未完全適應水質之前,其生長速相對較慢,有時栽植一個多月之後,也看不出其明顯的生長情形。一旦讓它完全適應水質環境之後,再配合其他良好的飼育條件,如充足的光照、CO2和合適水溫的前提下,它的生長速度即會突然快起來。建議初設缸鋪設基肥後,不馬上種植迷你矮珍珠,最好是等一至兩星期,換過幾次水再種植比較理想,因為這時候的水質比較穩定。水質若比較穩定,水上草轉為水種草的歷程會縮短,或較為容易一些;反之,其水上葉往往會發黃、發黑,必須等到新水中葉長出來之後才會改善。
至於,其他的栽培技巧及日常管理的問題,如果操作不當,當然也可能產生發黃、發黑的症狀,不過在症狀產生程度上,顯然沒有上述因素來得普遍。例如,選擇一些根莖較粗壯水上葉來栽植,以及栽種迷你矮時最好一次用鑷子只夾幾棵栽植就好(不要一次栽植太多棵),而且一定要深埋底床中,則產生發黃、發黑的症狀自然會減少。又如,許多草友栽培迷你矮珍珠喜歡在底床埋設基肥或追加根肥,由於肥料產品的品質良莠不齊,假如使用到不良的肥料,則產生發黃、發黑的症狀勢必會相對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