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人 |
內容 |
Wawa軒

身份: 一般會員
共發表
7主題 21文章
|
文章主題:飼養密度一問
發表於: 2014/3/9 上午 11:34:43
|
  |
|
|
請問該如何拿捏飼養密度的問題 我有一個1.5尺缸 (大概45*27*30) 過濾方式為上部過濾+水妖精 飼養以燈科 鱂魚 小型鼠魚為主
目前燈科大概45隻 鼠魚大概30隻
仍想做最後一次的大採買 想再進50隻小型鼠魚 但怕密度太高 硝化系統負荷不了
請問想知道硝化系統能否負荷 如PH控制在7以下 是否測試NO2的含量就可以了?
但如果現在測量結果是安全的 進魚之後也不一定仍是安全 那我想增加上部滴流盒的數量以加強硝化系統 但又不知道該加幾層 還是說只能無上限增加 等進完魚觀察之後 再依消化系統影響PH的強弱 再做削減滴流盒數量?
想知道該如何拿捏和維持 飼養密度跟硝化系統的平衡
|
|
![]() |
Robert
身份: 網站管理員
共發表
16主題 3712文章
|
發表於: 2014/3/10 上午 09:58:04
|
  |
|
|
(1) 一般而言,控制飼養密度最重要的因素有二:即「溶氧」與「污染」。也就是說,飼養最高密度必須被限制在:「溶氧不缺和水質污染不影響飼養生物健康」的前提之下。 (2) 您的過濾方式為上部過濾+水妖精,若24小時連續不斷運作,應該可以供應缸水經常性的飽和的溶氧量,所以溶氧不會是問題。 (3) 魚缸的污染通常來自「自家」,沒有「外來」,即魚的自我排泄物,包括有形及無形有機廢物。它通常會污染水質,必須被限制在合理的範圍內以免影響飼養魚類的健慷。另外,這些有機廢物經過微生物的分解所產生的二次有毒污染,如氨及亞硝酸鹽,更是影響魚類健慷的重要因子,所以您提到的硝化系統負荷是否足夠,可能成為控制飼養密度的主要關鍵。 (4) 1.5尺缸 (大概45*27*30)約有35~36公升水量,在飼養燈科45隻、鼠魚30隻之後,想再進50隻小型鼠魚,如果能解決自家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其飼養密度應該還不算太高。 (5) 使用過濾系統可以大幅降低魚缸的自家有機污染,若再配合定期局部換水,水質應該經常保持潔淨,剩下來就是二次有毒污染的威脅,通常可運用硝化系統來自我化解。 (6) 氨的威脅性在偏酸性的水質中並不存在,而NO2的毒性,在偏酸性的水質中反而較強。因此,如pH能長期控制在7以下,應該測試NO2的含量就可以了。 (7) 如果NO2含量目前測試結果是安全的,可以立即將50隻小型鼠魚放養進去。等進完魚之後翌日起,每天測試NO2一次,連續操作一星期,最初測試第一天NO2可能會較高一些,然後依次會下將降,或者既有的硝化系統已經足夠強,能自淨這突然又增加的這50隻小型鼠魚所產生的二次污染,如此一來,或許NO2亦可能不會產生變化。 (8) 如果一星期之後的最後一次測試數據顯示是安全的。表示現有的硝化系統是足夠的,沒有必要再加強;反之,萬一這次的測試結果NO2還是有偏高的現象,可再增加上部滴流盒的數量以加強硝化系統,然後依硝化系統影響pH的強弱,再做削減滴流盒數量。
|
|
![]() |
Wawa軒

身份: 一般會員
共發表
7主題 21文章
|
發表於: 2014/3/10 下午 10:10:30
|
  |
|
|
依照您的說法 只要NO2含量在安全值 即可一次進50隻小型鼠魚 但這樣一次性大量的進魚 有沒有可能導致所謂的硝化系統崩潰? 因為硝化系統的極限並無法測量 把我的想法用量化來舉例就是 假設1單位的硝化菌 可以負擔 10隻魚的二次汙染 而我有100隻魚 目前測量NO2含量安全 表示缸內的硝化菌在10單位以上 但以上多少卻不得而知 可能有20 可能只有11 這時我再進50隻魚 將有40隻魚的汙染是超出硝化系統能處理的
所以我並不清楚 缸內硝化系統是 有餘的 還是剛好 或是免強(如突然餵食過量 NO2即升高不降)
以上是我的疑惑 不知道版大會不會覺得我太杞人憂天@@?
另一問 如果現在問題假設成 硝化系統過強 PH過低 可否以增加魚隻數量的方式來做改善? 增加至PH穩定 是不是就代表 兩者已平衡??
|
|
![]() |
Robert
身份: 網站管理員
共發表
16主題 3712文章
|
發表於: 2014/3/11 下午 08:53:44
|
  |
|
|
(1)依照您的說法,只要NO2含量在安全值,即可一次進50隻小型鼠魚,但這樣一次性大量的進魚,有沒有可能導致所謂的硝化系統崩潰? 答:硝化系統絕不可能在此種情況下崩潰。
(2)因為硝化系統的極限並無法測量,把我的想法用量化來舉例就是,假設1單位的硝化菌,可以負擔 10隻魚的二次汙染,而我有100隻魚,目前測量NO2含量安全 ,表示缸內的硝化菌在10單位以上,但以上多少卻不得而知,可能有20,可能只有11,這時我再進50隻魚,將有40隻魚的汙染是超出硝化系統能處理的,所以我並不清楚,缸內硝化系統是有餘的?還是剛好?或是免強(如突然餵食過量 NO2即升高不降)? 答:您想太多了,硝化系統主要是建立在可供硝化菌附著的比表面積上,如果生物濾材的比表面積足夠大,硝化系統通常就越強。硝化菌的數量主要由氨及亞硝酸鹽的經常濃度來決定,當氨或亞硝酸鹽的濃度越高時,硝化菌的數量自然就會增加,但其最高量主要是受到生物濾材的比表面積多寡的限制。也就是說,要判斷硝化系統是否能承擔新放養的魚隻,您應該將重點放在生物濾材的比表面積的大或小,而非硝化菌的數量。
(3)如果現在問題假設成:硝化系統過強、PH過低、可否以增加魚隻數量的方式來做改善? 答:不可以,只能利用減少生物濾材的數量來降低硝化系統的強度,使pH不至於降的太低。
(4)增加至PH穩定,是不是就代表,兩者已平衡? 答:不能使用增加魚隻數量的方式來改善pH太低的問題,不過若pH已經穩定,可代表兩者已平衡。
|
|
![]() |
Wawa軒

身份: 一般會員
共發表
7主題 21文章
|
發表於: 2014/3/12 上午 12:08:09
|
  |
|
|
您說硝化菌的數量主要由氨及亞硝酸鹽的經常濃度來決定,當氨或亞硝酸鹽的濃度越高時,硝化菌的數量自然就會增加, 但這樣怎麼會發生PH酸化(硝化系統過強大)的現象呢? 而將我先前量化硝化菌的問題換成是量化濾材表面積 因為大家總是說飼養密度取決於過濾而非水量 但我如何知道目前的濾材表面積可以負擔多少魚隻(極限)?即使是使用底濾缸 是只能靠增加魚隻或是汙染 測量NO2的經常濃度才有辦法得知嗎?
不能使用增加魚隻數量的方式來改善pH太低的問題 但PH下降是因為硝化系統過剩 為何增加魚隻不能得到改善? 雖不能使PH回升 但可使PH穩定不是嗎??
|
|
![]() |
Robert
身份: 網站管理員
共發表
16主題 3712文章
|
發表於: 2014/3/12 下午 10:06:44
|
  |
|
|
(1)您說硝化菌的數量主要由氨及亞硝酸鹽的經常濃度來決定,當氨或亞硝酸鹽的濃度越高時,硝化菌的數量自然就會增加,但這樣怎麼會發生PH酸化(硝化系統過強大)的現象呢? 答:硝化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將會越強,產生硝酸的量也會越多,所以水質必越來越趨於酸化。
(2)而將我先前量化硝化菌的問題換成是量化濾材表面積,因為大家總是說飼養密度取決於過濾而非水量,但我如何知道目前的濾材表面積可以負擔多少魚隻(極限)?即使是使用底濾缸,是只能靠增加魚隻或是汙染 測量NO2的經常濃度才有辦法得知嗎? 答:通常只能透過化學測試方法去了解,增加魚隻飼養量難以評估硝化系統作用的情況。縱使有死魚發生,亦無法證實是由於硝化系統不健全所導致。
(3)不能使用增加魚隻數量的方式來改善pH太低的問題,但PH下降是因為硝化系統過剩,為何增加魚隻不能得到改善?雖不能使PH回升,但可使PH穩定不是嗎?? 答:pH下降是硝化作用的必然結果,無論硝化系統是強或弱,只要有這種作用在,pH一定會受到影響。增加魚隻的飼養,氨的衍生量一定越多,硝化作用一定隨之強,如此一來,不僅無法改善降酸的問題,反而使得水質更加酸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