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本站商品區將不再販售商品,僅供商品介紹。若網友需要購買,歡迎至其他水族通路或本所蝦皮官方直營店購買。

 想對硝化細菌產品有更多認識嗎?請見最新一期的文章「硝化細菌產品應用指南(4之4)」

本系列分成四期,將為您逐一解釋此類產品的本質,以供消費者作為使用參考。

 翠湖已委推林瑩蓉律師事務所任本公司之法律顧問,本公司之財產、信用、名譽及其他合法權益,皆受林瑩蓉法律律師事務保障之。

 討論區各項問題與精華已陸續彙整在翠湖文庫水草栽培,請各位網友發問前不妨先查詢一下,裡面有很詳盡的解釋喔!

訪客,您好: 註冊 | 登入

為什麼一般人認為「KH」就是等於「硬度」? ^^

版面管理員: Robert、frankc

翠湖論壇 水質管理
發表人 內容

frankc

frankc

身份: 討論區版主
共發表
59主題 1428文章

發表 文章主題:為什麼一般人認為「KH」就是等於「硬度」? ^^ 發表於: 2006/11/14 上午 07:13:45  

長久以來,我一直對有件事很好奇,希望 Robert 大大能幫我解惑一下。 ^^

我養魚養草這幾年來,看了不少雜誌書籍。 ^^;;;
可是雜誌書籍中,只要一提到「硬度」,指的都是「KH」 而言
而非我們現在說的「GH」。

有些翻譯自日本的書,對 KH 也是這樣的解讀。
(不曉得是否台灣的雜誌社在翻譯的過程中,也加入了自己的意見?)

如此觀念的形成,不曉得是不是有什麼特定的時空背景或是人為因素存在? ^^;;;
還望 Robert 大大為我解惑一下,感謝~~



Robert


身份: 網站管理員
共發表
16主題 3712文章

發表 發表於: 2006/11/14 上午 09:05:04  

(1) 有些人即使有很好的化學的底子,但對於KH與GH二符號之間的區隔,可能仍不免受到雜誌或書籍之影響而產生疑惑,更何況是一般缺乏化學專業背景的人。

(2) KH與GH定義是完全不同的,其間區別,在「翠湖文庫」的相關文章似乎已經做過許多的陳述與說明,大家無妨可以再找出來參閱,並樂於接受指教。

(3) 至於大大提到的:有些雜誌書籍中,只要一提到「硬度」,指的都是「KH」 而言,甚至於有些翻譯自日本的書,對 KH 也是這樣的解讀,究竟其原因為何?衍生這問題的背景,請恕小弟才疏學淺無法為大大解惑。

(4) 一般而言,在所有植物的栽培條件中,KH並不重要,但有間接影響(主要是pH變化方面),例如,在水中、土壤或「水耕營養液中」的KH如果等於0,水草或植物仍然可以正常生長,而且亦能栽培良好,唯獨如果GH=0,所有植物物都絕對無育成的可能,或GH偏低,許多植物育成也會發生困難。例如,有許多「黑土缸」的KH=0,水草仍然可以種得很漂亮,可是從未聽過GH=0,水草還能栽培成功的。

(5) 小弟總認為懂得如何區分KH與GH之間的差異才重要,至於為何許多人把KH與GH混為一談,如果有興趣的話,這問題倒是可以加以研究,但應該不是那麼重要。

(6) 從事科學研究講求的是精密度與準確度,既然在化學上有KH與GH這二種不同符號存在,當然不會指同樣的事情!如果把它們混為一談,小弟覺得十分不妥。

(7) 舉例來說,「壁蜑螺」與「笠螺」是二種差異很大的不同貝類,當然不宜把「壁蜑螺」誤稱為「笠螺」,然而,直到現在,仍然有人明知道那是錯誤的,卻仍然必須以「笠螺」來稱呼「壁蜑螺」才能跟外界溝通,否則別人可能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螺。至於如此「誤植背景」的形成,不曉得是不是有什麼特定的時空背景或是人為因素存在才形成的?恐怕絕大多數人可能都不知道(包括小弟在內)。



新生


身份: 一般會員
共發表
9主題 944文章

發表 發表於: 2006/11/14 上午 10:36:38  

插個話題:
對KH而言,就我個人的認知好像是:KH專指陰離子【HCO3-】濃度而言。
對GH而言,就我個人的認知應該是:GH是指諸如陽離子如【鈣、鎂、鐵、錳…等離子濃度】的總和而言。
如果將KH視同GH,是否表示【HCO3-】濃度 等於【鈣、鎂、鐵、錳…等濃度】的總和?怎麼可能?例如,可將【HCO3-】視為等同【Ca2+】嗎?
我魚缸水的KH與GH測試結果分別為5及8,如果KH=GH,為何要分KH測試及GH測試?以及它們如果都是指硬度的話,又為何它們的測試值會有不同?
我覺得KH與GH應該是不同的,不宜將它們混為一談較適當。
個人淺見,請參考。



Robert


身份: 網站管理員
共發表
16主題 3712文章

發表 發表於: 2006/11/14 上午 11:50:04  

(1) HCO3-是指KH沒錯,一般自來水中的陰離子以HCO3-最常見,而且通常也是含量最多的陰離子,除此之外,還含有適量的SO4--及Cl-,以及少量的其他如NO3-、磷酸鹽等陰離子。

(2) Ca2+則是一般自來水中最常見,而且通常也是含量最多的陽離子,除此之外,還含有適量的Mg2+,以及少量的其礦物陽離子。

(3) 因Ca2+含量最高,為了便於了解水的硬度高低,在化學上乃將所有硬度離子都歸納於Ca2+濃度內一併計算,稱為「GH」,並且以Ca的碳酸鹽或氧化物作為計算硬度的單位標準。

(4) 存在於自來水中的HCO3-,其化學性質並不安定,容易因加熱與Ca2+等硬度離子反應,產生碳酸鹽沉澱而被去除,故能用「煮沸法」除去所有的水中HCO3-,以及一部分的硬度離子,屬於這部分硬度離子就稱為「暫時硬度」。

(5) 自來水中暫時硬度的存在量,完全受到HCO3-濃度的控制及支配,所以暫時硬度又稱「KH硬度」,是形容由HCO3-與硬度離子所組成的硬度,而非諸如由Cl-與硬度離子所組成的硬度,以示區分,例如後者不能稱為「KH硬度」,但可稱為「Cl-硬度」。

(6) 無論如何,暫時硬度都是指Ca2+等硬度離子而言,絕非指HCO3-。就如同鈣的「Cl-硬度」所描述的對像,是鈣離子,而非指Cl-的道理一樣。

(7) 也許因為暫時硬度也可以用「KH硬度」來表示,以致被簡化成「水的硬度」,可能由於這原因,才令許多人把KH視同水的硬度,以及又把GH為KH看待的癥結所在吧?

(8) 小弟深知,翠湖KH測試劑只能測HCO3-的含量,不可能測出任何有關硬度離子(如Ca2+)的含量,其他廠牌的KH測試劑也一樣,因此小弟最後的結論,誠如同新生大大所言,KH與GH應該是不同的,不宜將它們混為一談較適當。



frankc

frankc

身份: 討論區版主
共發表
59主題 1428文章

發表 發表於: 2006/11/14 下午 11:00:47  

感謝兩位大大所分享的經驗。 ^^

其實 KH 及 GH 的定義及意義,小弟是清楚的。 ^^

只是發現平時在跟其他草友溝通的過程中,經常發生「雞同鴨講」的情形。 ^^
最後曉得,原來他所描述的「硬度」 ,跟我所認定的「硬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對象。 ^^
才想瞭解一下,是什麼樣的歷史背景,才會對「硬度」的意義,發生如此大的誤解? ^^;;;
相信「總硬度」一詞,及「碳酸鹽硬度」一詞,應該也不會是因為翠湖提出後,大家才發現的吧?  

小弟是想以 Robert 大大在水族界的豐富經歷,應該會對此事略知一二,而故有此問。 ^^;;;

還是感謝兩位大大分享的經驗談。  



yosi


身份: 一般會員
共發表
288主題 658文章

發表 發表於: 2006/11/16 下午 05:44:08  

蠻有意思,活到老學到老,慶幸能生在這世界。

回頂層
 
 
© 2005 Water Plants Experts. Powered by Water Plants Expe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