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管理員

身份: 系統管理員
共發表
79主題 1616文章
|
發表於: 2024/5/22 下午 02:54:36
|
  |
|
|
水草的葉色,基本上是由存在於葉細胞中的色素所綜合呈現。其色素主要有三類:葉綠素、葉黃素(含類胡蘿蔔素)、花青素。
葉綠素及葉黃素存在於葉綠體中,花青素存在於液胞中。葉綠素呈綠色,葉黃素呈黃(較多)至橙色(較少)。花青素的呈色變化多,依據pH而定,例如在酸性溶液中多呈紅色。
葉綠素負責光合作用,葉黃素能保護葉綠素不受光氧化損害。這二種色素在正常葉細胞中一定會存在,通常葉綠素的濃度較高,所以葉片多呈綠色。
花青素能保護細胞不受紫外線傷害,但不一定會存在,例如,在不受紫外線的威脅下,花青素一般不會形成。
如果水草葉片細胞中,缺乏上述三種天然色素,葉片就呈白色,這種情形稱為白化症。因為花青素不一定存在,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可以說,葉片中若同時缺乏葉綠素及葉黃素,葉片就會導致白化症。
葉綠素的形成若受到缺鐵的影響,在細胞代謝過程中,會導致它的異化速率大於同化速率,如此一來,葉綠素就會逐漸消失。
由於葉黃素的形成,會受到葉綠素存在與否的牽制,即當葉綠體中不存在葉綠素時,它的同化作用也可能停止,也就是說,其合成反應也會中止。
再加上,葉黃素的化學穩定性較高,其形成較不受到缺鐵影響,而能保持既有濃度,當葉綠素完全消失時。這時侯只剩葉黃素被保留下來,故葉片逐漸失綠轉黃,形成所謂的黃化症。
綜上所述,得知水草缺鐵時,常會改變葉綠素與葉黃素相對濃度,進而影響其葉色變化,產生黃化或白化現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