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類植物,挺水性水草。中文學名「細葉真苔」,在台灣的玉山,塔關山,雪山,大霸尖山等高海拔山區能發現其蹤跡。水上草常生長於林內腐木、樹基、岩面薄土或林地土生。植物體密集叢生或稀疏叢生。柔弱,黃綠色或鮮綠色,基部褐色,具密假根,高僅3㎝。葉橢圓形,葉尖端長突尖,呈毛尖狀。葉細胞在顯微鏡下觀察,呈六角形,排列整齊,平滑。能從基部長出瓜形的孢子囊的孢子體,稱為孢蒴;未成熟呈綠色,成熟呈棕色,是產生孢子的器官;蒴柄紅色,長可達30㎝。孢蒴成熟時會開裂並釋放孢子,隨風飄散繁殖。水上草經過馴化之後,也可成功育成於水草缸,水中草的型態與水上草相似。生長緩慢,對養分需求不高,栽培期間需要輸入二氧化碳,以及溫度不能太高,否則育可能成會遭遇困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