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子葉植物,挺水性水草。分布於婆羅洲中部,因體型高大而得名。該物種由Bogner於1984年首次描述。通常生長於靠水邊的潮濕石上,在雨季期間也可能沒入水中生長。屬於大型水草,草高可達40㎝或以上,水上草的莖呈紅色,通常矗立生長,能從莖上長出牢固且帶柄的葉片,柄長15~28㎝,葉片厚,綠色,呈披針形至橢圓披針形,或基部楔形,先端漸尖。長18-25㎝×寬6-7㎝,有點革質,面光滑;成葉綠色,新葉黃綠色。花序相對於葉片小,佛焰苞白色。因太大了,有收藏價值, 觀賞價值不大,若要栽培,可選擇幼株。水中草與水上草型態差不多。水上葉轉化水中葉約三星期,在這期間內常出現生長停頓或生長緩慢現象,需等完全化水中化之後,才會開始生長。較喜歡弱酸性的軟水,以及明亮的光環境。育成不會有困難,但栽培期間最好能輸入二氧化碳可促進生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