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類植物,挺水性水草。產於蘇門答臘(Sumatra)西北方的一座小型活火山島嶼,叫韋島(Pulau Weh)。它最初與蘇門答臘本土相連,後來由於該島火山在更新世時期的最近一次噴發與蘇門答臘隔海相望。本種主要生長於潮溼的岩石或岩璧上,尤其是靠近水邊的地區,或也生長於潮濕、富腐植質的森林環境。具有明顯的根、莖和葉,水上草與水中草不同型。水上葉呈長披針形,全緣,綠至淺綠色,葉面有黃色、狀似羽狀葉的圖案,與一般實蕨不同。不過水上草經馴化成為水中草之後,新長出的水中葉多變成半透明的淺綠至黃綠色的鋸齒葉至羽狀葉,葉面圖案消失,又與一般實蕨的水中葉相似。孢子囊散生狀覆蓋葉背。育成難度中等,生長速度緩慢,栽培期間必須輸入二氧化碳,且需充分施肥,否則育成恐遭遇困難。能攀附於流木及岩石上生長,也能栽種於砂床上,所以在栽培基質的選擇具有很大的彈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