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子葉植物,挺水性水草。本種產於印度喀拉拉邦(Kerala)紹拉森林(Shola forest)山區,1986年曾被歐洲的採集者發現,因為當時它並沒開花,無法確認該物種是什麼,一般推測可能是刊索椒草( Cryptocoryne consobrina ),或不排除也可能是新物種。2006年再次被發現,不過它的真正身份依然不明,後來因本種很容易生長,遂被許多歐洲的椒草愛好者紛紛加以搜集培養,其中不乏有愛好者養出其花,並且將這項資訊公布出來,隱約已經為揭開其身份之謎奠定良好基礎。2012年,它的花亦在慕尼黑植物園綻放,終於由該所研究人員確認它是新物種,證實為螺旋椒草的變種之一。在此之前,本種早已在水草缸中被栽培將近20餘年,故稱不上是新椒草。植物體具有強壯的匍匐根莖,能從根莖長出地下走莖,用以旁生新株,為主要的增殖方式。水上葉呈線披針形,綠色,稍挺拔,可達30㎝。柄短於葉,與葉同色或也可能會泛紅。水中草的葉幅較窄,呈線形,綠色,葉質柔軟得能在水中漂蕩,可達50㎝以上。無論是水上草或水中草的生長速度都蠻快的,而且不難栽培。喜歡生長於弱酸性的軟水中,但在稍偏鹼性的適度硬水中也正常生長,栽培及育成並不困難。栽培期間最好能輸入二氧化碳,可縮短水中化時間,並促進生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