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子葉植物,挺水性水草。本種產於泰國老撾及柬埔寨境內的湄公河流域,其種名以該產地來命名。2006至2010年間,日本的出井伸之,曾在該產區詳細調查椒草分佈的狀況,除了率先發現黎府椒草( Cryptocoryne loeiensis)之外,還陸續發現其他椒草,不過卻花了4年時間才確認它們的身份,因為它們有些長得很相似,在產地又很少開花。例如,本種也是沼澤植物之一,在產地極少開花,若不開花的話,光從水上草去辨識,經常並不容易與黎府椒草分辨。本種之莖匍匐,能從根莖長出地下走莖,用以旁生新株。另由莖上長出牢固且帶柄的葉片,水上葉多呈線形,有時也呈狹披針形,綠至黃綠色,矗立生長,僵硬。柄稍泛紅,短於葉。佛焰苞呈短管狀,苞體淡紅色,苞冠中等,紅棕色,苞端可能捲曲。水中葉寬線,黃綠色,微皺邊或無,葉質較柔軟。柄茶紅色,短於葉。生長速度緩慢。喜歡生長於弱酸性的軟水中,但在稍偏鹼性的適度硬水中也正常生長,栽培及育成並不困難。栽培期間最好能輸入二氧化碳,可縮短水中化時間,並促進生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