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子葉植物,挺水性水草。產於蘇門答臘北部,通常生長在水流和緩的小溪中,或溪邊兩旁的濕地上,是一種非常罕見的椒草。本種過去一直被認為是迷你馬椒草( Cryptocoryne minima)的一種,也就是說它的學名與迷你馬椒係屬於同種異名或同義詞,可是最近根據其花器結構之研究顯示,它與迷你馬椒草並不完全相同,故應該分開探討才對。本種根莖匍匐,能從根莖長出地下走莖,用以旁生新株。另由莖上長出牢固且帶柄的葉片,水上葉的型態多變,從披針形至卵圓形都有可能,淺綠色至茶色,葉柄與葉同色,通常比葉長。佛焰苞呈管狀,不高於植物體。苞管淡紅色,越往上,逐漸呈紅色,苞冠中等,紅色,苞疣不明顯,苞喉內部淡紅色,苞端不長,略向上捲曲。水中草大致上與水上草同型,變化不大。喜歡生長於弱酸性軟水中(產地pH5.0~5.5),在偏鹼性的硬水中比較不能適應,栽培期間需輸入二氧化碳,以及給予足夠的養分,否則育成恐遭遇困難。 |
|